close
老師在研究室拿給我看的文章...

我想,讓我們一起找回歡笑的能力吧!!

===============================================================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749410.shtml

星期日E3聯合副刊
《文學的社會事件簿》皇帝笑了起來

一個人就算贏得全世界,卻因此失去歡笑的能力,有什麼益處呢?

在光亮與暗影之間,你可曾找到那獨特、純粹的笑容?
(路透)

一貴破九賤

有一次,一位皇帝換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悄悄地走出了紫禁城,獨自在京城裡遊逛。他在一條街上看見了一個算命的,就走上前去說:「張半仙,請給我算個命。」

算命的瞅了他一眼,不客氣地說:「一臉叫化子相!你的命甭算了。」

皇帝聽了,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不過沒有表示什麼,就走了。

幾個月之後,皇帝回到原處,再請張半仙給他算命,聽到了同樣的回話。他聳了聳肩膀,又走了。

一年過去了,皇帝再一次微服回到算命的那兒,提出老要求。「你已經來過兩次,」張半仙說:「你想我記不得你嗎?我早已對你說過你是個苦命人,請不要再回來了。」

這下子皇帝實在忍不住了,笑了起來,笑得那麼清脆響亮。

算命的聽見那笑聲,驚慌失措,皇帝雖然沒有表明自己的身分,他已經跪在地上,磕了幾個大響頭,然後說:「小民有眼無珠,未知陛下駕臨,胡言亂語,罪該萬死,求皇上垂憐開恩。」

皇帝相當訝異,笑著問:「你不會看相,可是怎麼會知道我是皇帝呢?」

張半仙答道:「恕小民直言不諱:單看面相,我還是要說皇上是該當討飯的,但我一聽見皇上的笑聲,就知道這是帝王的笑聲。相書裡有一句話,叫做『一貴破九賤』,今天小民有幸,見到了一個稀罕的例子。」

皇帝滿有風度,也知道自己長得不俊,沒有難為那算命的。

智障者也能快樂!

來到仁愛啟智中心之後,我才更喜歡這個民間故事;來到仁愛啟智中心之後,我才更領悟「賤」是可以用「貴」去破的。

智能障礙是任何父母都不願意在兒女身上看到的缺陷,這個缺陷可以說是大賤,但這大賤也可以用大貴──用帝王的笑去破。

都是智障兒,有的痛苦,有的快樂。有的臉上顯然有痛苦的鐵蹄長期蹂躪過的痕跡,誰一再遭到拒絕、輕視、嫌棄,而還能活蹦亂跳、喜氣洋洋呢?不過有的智障兒 時常面露笑容,那種笑容並不出自勉強,也不是為應付局面,而來自生命的深處,彷彿是接二連三的氣泡,從水底緩緩升起,一露頭就綻裂了,讓漣漪輕輕地拂過水 面。智障兒的笑容是一朵令人驚訝的奇葩,地面上任何花朵不能同它相比。

仁啟中心的一位同學徐振綱就顯示這種奇異的笑容。他有腦性麻痺,有一陣子他的雙腿也綁著支架,行動很不方便,但他依舊滿面春風。青年攝影家范毅舜捕捉了他的笑容,我們得到了家長的同意,把他的相片印在仁啟中心的愛心股東證書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智障者該面對人生更大的挑戰。觀察膚淺的人以為智障者永遠是一群無憂無慮的大孩子,其實成年智障者的十字架是很沉重的。就業困難、交朋友不容易、婚姻的希望渺茫、被別人(甚至被家人)欺侮、受不到別人的尊重和接納,這些滋味不是好受的。

有的人認為智障者心靈單純,對痛苦沒有強烈感覺。Esther Delvin是一位很了解智障者的精神科醫師,她卻認為:「他們可愛的天真清純或傻呵呵的安詳無憂,不過是表面現象:一副面具或一種避免抱頭痛哭的方 法。」她又說:面對生活中許多的困難,他們「有時寧願裝傻,好像什麼也不懂」。

國際方舟社的創辦人約翰‧文立安(Jean Vanier)和智障者長期相處,在方舟社中看到有的智障者快樂、虔誠、關懷別人、有歸屬感,而有的智障者不快樂、憤怒、有使用暴力和放縱性行為的傾向。他認為現實世界中一般的人也是如此,有的心平氣和,有的苦悶煩惱。

智障者不快樂,不足為奇,因為他們不快樂的原因比一般人來得多。但智障者快樂,極其難能可貴,因為他們應當克服那麼多、那麼大的困難。

智障者對我重大的啟示是:智障者也能快樂!這句話乍聽好像沒有什麼大意思,其實值得我們好好地想一想。

快樂的祕訣是不怨天、不尤人、接納自己、安貧樂道。貧無須是物質方面的不足,能安於智能的不足,這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我們當中有誰甘心和智障者易地而處 呢?智障者應該是窮人中的窮人了。但一個人越不容易接納自己,接納了自己的那個人也越偉大。在痛苦中還能歡笑的智障者是皇帝,不過在永恆的光輝下我們才看 得見他的尊嚴。

智障者的笑容就是他們對世界的貢獻

智障者不但能接納自己的限制,而且也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哪怕是極微小的能力。格言說: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也可以說:勿以能力小而不發揮。約十三年前,仁 啟中心有十三位同學開始到竹東的碧悠電子公司去上班,負責環境清潔,打掃十四公頃的庭院和廠房,每天的工作相當辛苦,但他們做得很起勁,廠方也感覺滿意, 而他們大都是中度或重度智障者。現在碧悠也在大陸設廠,台灣這方面,竹東工廠的一部分已遷往新豐鄉,但公司仍舊雇用來自仁啟中心的員工十三人。

近年來,更多的機構雇用仁啟中心輔導的員工,我舉一些比較有名的為例:全家便利商店、五崧捷運公司、緯群環保公司、卡爾登大飯店、全國加油站、星巴克咖啡、科園郵局、老爺大酒店、東欣紙器印刷廠、交大工五館、新竹貨運、摩斯漢堡及皇城便當店。

總而言之,受過良好教育的智障者能夠接受自己嚴重的缺陷,發揮自己棉薄的能力,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努力奮鬥,帶著笑容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上前進。

安貧樂道!如果智障者也能超越自己的貧窮,而成為幸福的人,那麼誰不能夠獲得幸福呢?奇怪的是社會上有許多智力高、收入高、地位高的人卻整天繃緊著臉,笑不出來。一個人就算贏得全世界,卻因此失去歡笑的能力,有什麼益處呢?

台灣已經得到了「貪婪之島」的別號,在我們的社會中智障者的笑容豈不是黑夜的明燈?Marcia H. Rioux認為:「要緊的不是想出許多方法使智障者同別人一樣,要緊的是幫助他們進入社會、參與社會,這意味著智障者能夠對社會有貢獻。我不說智障者雖然 和別人有差別,仍舊有貢獻,我說正因為和別人有差別,他們才有貢獻。」不說別的,智障者的笑容就是他們對世界的貢獻──重要的貢獻,而且正因為他們是智障 者,他們才能作出這樣的貢獻。

不過,我們受過別人的接納,才容易接納自己。一個快樂智障者的身邊總有一群富於愛心的人。父母和親人最重要,但其他的人也有他們的重要性。希望更多人能進入智障者的圈子,這樣智障者才能由社會邊緣,逐漸進入社會的中央。

●作者景耀山神父(1932-2008)曾任仁愛啟智中心董事長,本文為景神父辭世前最後一篇遺作。

【2009/02/22 聯合報】


沒有參考書目只好自己查作者..Orz

Marcia H. Rioux holds several positions at York University -- Graduate Programme Director of the M.A. (Critical Disability Studies), Chair and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and Director of the York Centre of Health Studies. Her research addresses health equity, univers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monitoring of disability right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welfare policy, literacy policy, disability policy, and social inclusion. Dr. Rioux has lectured throughout the Americas, Europe, Africa and India and has been an advisor to a number of federal and provincial commissions, parliamentary committees, international NGOs and United Nations agencies. She is currently writing a book on law and disability and is engaged in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mrioux@yorku.ca)

The contributors of Disability and Social Policy in Canada, 2e
http://www.captus.com/Information/catalogue/contri-dspc.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sbs 的頭像
    ssbs

    童‧話‧世‧界

    ss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