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朋友可能嗎?

當普通朋友好嗎?

有愛,生活才能繼續下去,否則只有永無止盡的怨懟。

『接納』這樣簡單的字眼,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其實也不是太難,但我們多數的人還是作不到。

我做得到嗎?

我們大多數的人還是不曉得要怎麼去面對與接受殘缺的事實;即便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學生。

我一直記得河馬在「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導論」報告時的挑戰,那真是一記扎心的挑戰。

只希望你們把我當成平常人,並不需要特別的扶我、幫我,不需要同情我,這樣就夠了。

喜歡社會工作的原因有時候很簡單,因為在這裡,有人會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專家」,而且懂得把不要服務對象「它者化」...

憎恨、歧視能有多久,愛,就能更長。

或者,如同〈男孩、女孩:早期療育之外的障礙論述與意識型態〉裡面說的:「醫生不是萬能的,醫療技術不是解決「障礙」的唯一方法。為什麼就不能接受,這個社會就是會有身心障礙的人?...身心障礙者也是人,身心上的障礙只是他們和其他人不同的一部份。在障礙之外,身心障礙者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要學的還很多,特別是接受「事實」,接受自己只不過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對抗〉是《我和我的普通朋友》的導演楊雅喆寫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