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要相信別人的說法,也不要相信古人的經驗,不要輕信書上的觀念,也不要相信我的意見,要聽各方說法並自己過濾。(You shall no longer take things at second or third hand. Nor look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dead. Nor fee on the specters in books. You shall not look through my eyes either, or take things from me. You shall listen to all sides and filter them from yourself.) Simon Wilder在還給Monty的論文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這也十足反映了哈佛大學在1978年所建立的課程核心:「獨立思考」。劇中也能看見要把「它者」珍視為一個有價值個體的呼籲,以及當「我們—他」、「你們—我」成為「我們」的團體過程中奇妙的人際互動。

前幾天讀完Judith R. Harris的《教養的迷思:父母的較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正巧星期三社會心理學課堂上再次討論到「依附形態(attachment style)」,課堂進行中我回憶到《教養的迷思》書中所提到的觀點,讓我覺得有些迷惑。

Harris提到:
「社會化研究者證明小孩和別的孩子的關係,是決定於他早期與父母生活的經驗。這方面很多的研究是基於發展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的研究。pp.194
我同意依附的研究者,相信孩子行為上的差異的確可以顯現出母子關係某個重要的層面,但是這顯現出來的是過去在孩子哭泣時母親對他有多安慰。假如孩子發現他害怕或不快樂時去找媽媽都可以得到安慰,那麼他就會繼續去找媽媽尋求安慰。pp.195-196
其實,第一個提出「母子關係是以後人際關係的樣板」的建議者,是英國的精神科醫生John Bowlby。Bowlby說,嬰兒發展出與他母親關係的某一種「內在的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然後期待他的人際關係—如父子的,兄弟姊妹的,保母的—也會跟隨這個模式。pp.196」

查閱社會心理學課本和《教養迷思》的參考書目,確定課本和書本上面所指的Ainsworth與Bowlby應該是同樣兩位心理學家;不過,課本內文中標註的Bowlby(1983)似乎和參考書目不符。

接著Harris引用Lamb和Nash在1989年的研究報告然後說:
「發展心理學家Michael Lamb和Alison Nash在仔細地檢視了安全依附的數據後,下結論說:
「雖然一直有人說「社交能力的質」受到「早期母子依附關係之質」
的影響,但是這說法其實並沒有實際數據能夠加以印證。」
能夠跟媽媽安全依附的小孩,不一定也能跟爸爸安全依附;反之亦然。在托兒所中所能跟保母安全依附的小孩子,回家不一定也會對媽媽如此;反之亦然。安全依附不會出現在孩子身上,他是在孩子的人際關係上。孩子的腦海中不是只有一個工作模式;他不但有好多個工作模式,而且是每一個關係都有一個工作模式。
孩子的天生的個性會影響他跟爸爸、跟媽媽、跟其他照顧他的人,以及跟同儕之間的關係。這是同一個孩子、同一群基因,參與了那麼多的關係,所以難怪研究者會在這當中找到相關。pp.197」

在這裡,我發現到Harris試圖在說服讀者「童年經驗」與「成年發展」存在著「相關」而不是「決定」的關係,也就是說,童年與成年之間,並不存在著絕對的因果關係。而這些心理學家所作的實驗,也只是相關性的實驗,所得到的實驗結果,也無法推估童年經驗必然與成年發展之間有因果關係。另一方面「基因」也就是一個人在先天體質上造成的限制或特色,對於其人際關係的建構,也在其與他人的互動過成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這如同老師在課堂上所提到的,不同氣質的孩子與不同特質的父母親的組合,會共構出各種不同類型的依附關係。但是,Harris在書中最質疑的是社會化研究者忽略了同儕團體(peer group)與社區環境的影響。

我的疑問在於強調童年的經驗,是否會造成Viktor E. Flankl所批判的「泛決定論(Pan-determinism)」的傾向,同時也意謂著同意B. F. Skinner所說的人類必須「超越自由與尊嚴」,其實他的意思似乎是人類根本沒有所謂自由和尊嚴可言,也呼應了John B. Watson對於一打健康嬰兒的完美教養示範吹虛。難到人沒有辦法在與同儕之間的互動過程裡,產生新的人際關係經驗,建立不同的人際關係工作模式,造成生涯方向的轉折?反到是讓原生家庭在童年初期所建立的工作模式「決定」了大半輩子?

這時候,再回頭看Virginia Satir的《家庭如何塑造人》裡頭的:「父母必須意識到自己是整個家庭的領導者,他們有責任教導小孩認識人類的真實面進而瞭解人生」,似乎也呈現出肯定了教養假設的態度。《商業周刊》2007.4, 1010期某篇關於Maria Gomori來台灣舉開「家庭重塑family reconstruction」的報導,我發現這樣的營隊和團體,似乎大多如同報導裡面說的:「透過家庭諮商來重建自我正面思考的方式,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白領菁英的重視」,這是否同時意謂著如果家庭的影響真得那大,那將會只有白領精英才有足夠的金錢與時間來解除原生家庭的魔咒,彌合John Bradshaw在《家庭會傷人》中所說的失功能家庭造成的人性傷害?或者,是我誤讀了Satir這一治療派別的理念?還是,精神分析自創史以來就是秀異階級獨特的品味,因此「決定論」的觀點歷時久遠依然屹立不墜?

如是,家庭暴力、離婚成為世代循環的無盡深淵,當事人又何須為自己負責?因為她/他也只不過是人際關係型態代間傳遞與暴力循環之下的犧牲品。更甚者,當我們在人際關係遭遇衝突、親密關係無法建立的時候,我們又因為童年經驗的影響,把矛頭指向原生家庭的父母,豈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也不可能規制所有夫妻一定要修完教育學成或育兒寶典才準結婚或生育(早生貴子的賀詞將會變成古董)。況且,資本主義的後現代工業社會大多數人忙於生活困境的奮鬥,懼於M型社會的預言實現,怎又有多少時間進行所謂「自我覺察」與「自我探索」,又從何能夠發掘「原生家庭」的潛在影響。若真如同Judith S. Wallerstein等人所著的《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裡面的描述美國的狀況,來推敲台灣逐建攀昇的離婚率,總會有種樂觀不起來的鬱卒。

然而,漢民族社會團體與組織的「差序格局」運作邏輯,在漢民族群體中會不會降低Harris所強調的「同儕團體」的影響,反而提昇原生家庭經驗的影響力?漢民族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信條,加上帝國主義學術界的「教養迷思」,搓揉出特異的「教養態度」,會不會就是「我們台灣的孩子一向服從權威、信服教條,不敢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創意(洪蘭)」與「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最大的危險是他沒有同儕團體,他會失去與其他同年齡孩子遊戲所培養出來的正常關係(曾志朗)」的原因呢?

還沒入門就一團混亂,這是什麼狀況啦!!還是我「誤讀」的功力太強了嗎…XD


參考書目比較

社會心理學課本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Hillsdale, NJ: Erlbaum.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9).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London: Tavistock.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教養的迷思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insworth, M. D. S. (1977). Attachment theory and its utility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In P. H. leiderman, S. R. Tulkin, & A. Rosenfield (Eds.), Culture and infancy: Variation in the human experienc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Lamb, M. E., & Nash, A. (198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sociability, and peer competence. In T. J. Berndt & G. W. Ladd (Eds.),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development (pp.219-245). New York: Wil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