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是屬於spsw99級與復活啟智中心

紀念那年、那群人、那段日子


底下的內容
寫在97年教育部服務學習績優推鑑表


服務動機、感想或心得、自我成長

我在想,「服務學習績優學生推薦」為什麼推薦的是「個人」,而不是一個班級、一個團隊,身為「暨大社工99級」班級成員,參與在96年度上下學期的公益服務當中,公益服務的成果並非我個人憑一己之力得以成就,過程中的歡顏、笑語、淚水、汗漬,都由我們這一群同學們一同共受與分享。

猶記得校內公益服務成果展結束前的頒獎,我們一群人與指導本班公益服務的玲萍老師,一起留到最後接段聽候評審講評與頒獎,當我們獲悉本班各代表在各組均獲得獎勵的同時,那種歡悅的心境,至今還深刻的銘印在心裡。當大伙毫無異議的,決定將所得的獎金歸給所服務的各機構,我們心裡面都知道,這一點點的獎金,不能緩解社福機構資金、資源短缺的困境,但是我們願以此感謝接受我們不成熟服務的朋友們,接納我們成為他/她們的朋友,容許我們那樣的貼進他/她們的身邊。

服務的動機或許一點都不複雜,必修課程公益服務72小時服務的要求,社會工作實習前250個小時志願服務時數的門檻,是讓我們進入機構進行服務的主要推力;唯一具有主動選擇的項目,僅有我們各自不同的服務領域。於是,我們在大二那年,頂著繁重的專業課程訓練與多元化的各類型報告所產生的壓力,進入我們原本不甚熟悉的場域,開始學習如何與機構的成員相處,直接而面對面的接觸我們所將要服務的對象。修習課程需要耗費龐大的心智能力,多麼渴望空檔的時間能夠讓自己思索、沉澱、咀嚼所學,或者讓自己稍事休息;公益服務成為另外一片要挪出時間耕耘的田地,還記得自己曾經在服務的過程中,腦中突然閃現還沒設計完成的團體單元計畫。

隨著「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的課程推進,對於應然面與知識面的學習逐漸深化,在機構中的服務時間讓我們驗證所學,反省思考服務過程,並觀查機構工作人員如何處遇成員,這時知識與實務在此相遇;同時也多次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我們於服務的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在另一方面,公益服務的課程助教,也透過兩週一次的服務週誌進行督導與對話,讓我們這些進行服務者,能夠培養主動思考與反省的能力,指教我們輕忽的盲點。

並且同機構的工作人員與成員的互動之後,彼此之間產生了情感的連帶,也因此在學期結束放假之前面對一次深刻的挑戰。服務的對象對我說:「你/妳們的時數夠了之後就不會再來了嗎?」,率直、不加修飾、天真單純的提問,直擊那不願意明說的限制,試圖獲取被禁制不能輕率許下承諾。然而,我的承諾卻也造成自己在新學期初選擇服務場所時的掙扎與衝突,在生涯興趣與友誼承諾間,我做出了選擇。

繼續與原機構的成員,還有新加入服務的同學,展開了另一段更豐富的服務歷程,被授權閱讀ISP、協助規劃社區適應的活動。這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在埔里的市場、購物中心、暨大的草原、消防隊、游泳池、行政園區與衛生所,渡過短暫的每個週五的早晨。雖然,策劃活動與場勘要花去不少時間,而且每一次的活動執行幾乎都像是一場硬仗,但是完成任務的喜悅表情,總是會洋溢在我們大伙的臉上。公益服務成為我們期待相聚、見證彼此成長的時空,回顧我們一起完成的任務,心中多的是一份踏實的感受。

在成果展手冊裡的文章中我這麼寫下:「在這段過程中我們用生命讓彼此增長,用行動來實踐公益服務的理想。雖然公益服務課程會結束、服務時數會集滿,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這個地方。但是,彼此的身影會被惦記、活動的事件會被追憶,這一段歷程也將成為我們生命中那一塊很重要的部份。」

暑假中巧遇內政部身障機構評鑑,讓我有機會透過評鑑指標,發現機構經營的千頭萬絮;更在今年的夏天的七夕夜裡,有機會進到天主堂中主持機構成員的畢業典禮,並與好伙伴一起加班,著手事前的籌畫、準備。

是的,我在公益服務中遇見了彼此,也遇見了生命中的天使。


服務成果

真的不知道自己曾經做些什麼稱得上「專業」、「具體」的貢獻,但是就如同學說的:「最常也是最重要的服務內容是陪在成員旁邊,跟他/她們培養感情,也許他們也不會清楚知道我們到底是誰、扮演什麼角色,但他/她們會知道我們會在」,我相信我們已經真誠的出現在彼此的左右。

在這一年當中我們進行了如下的活動:「資源回收」、「歡樂數學」、「文字教學」、「奧萬大親子之旅」、「2007國際身障者日(榮獲精神錦標)」、「社區適應:東昇市場、永吉超市、游泳池」、「衛生所健康檢查」、「行政園區參訪」、「母親節特別活動」、「暨大大草原放風箏」。

對我個人而言,最常做的事情莫過於推輪椅,在2007國際身障者日當天和我所服務的成員,一起經歷了因為無障礙坡道設計不當,差點來不及闖進入廁所的驚險;與他一同體驗、見證公共場所的不友善空間,當然這也包括校園環境中的障礙連連;也讓我習慣了,每到公共空間,必定會去查看無障礙設施的配置。

另外一位成員在健檢進行色盲檢驗時竟然能夠正確的認出圖上的數字,讓我感動到痛哭流涕,發現數學課程的教學成果,居然在那個地方展現了,這讓原本總是有些氣餒的數學課程來了一針強心劑。

2008年內政部的身心障礙機構評鑑,我協助會場佈置與設備檢整,以及參與評鑑前的準備會議,評鑑當天有幸能夠陪同評委參觀機構,讓我增長知識也有更多的反省。評鑑結束後接著與工作人員一起籌畫第六屆畢業典禮,協助機構社工員製作主題背景的立體紙雕,並受邀在畢業典禮晚上擔任典禮主持人,一同分享、見證成長的喜悅與祝福。

開學前繼續留在機構中,從上學到放學參與整天的生活:臨時支援兒童組的中餐餵食、抱成員上下交通車、協助用餐前的飲食分配、用餐後的場地清潔整理、交通車出入道路交通管制等等在機構中日常生活裡的瑣碎小事。

在那裡我看見機構工作人員們展現的愛心與耐心,並且在資源稀少的情境底下,繼續盡其所能的善待接受服務的成員,彼此互動與關係的建立,讓愛與責任在空間中的滋長,讓我發現公益服務可貴的精神。

本學期有機會能與康復之友協會聯絡,獲得前往服務的允諾。因為剛開始進行服務,尚未與服務對象有較直接的互動。但是,因著工程學科背景能為機構工作人員解說「科技濃湯計畫」電腦軟體品項的功能,協助工作人員挑選、申購適用的軟體;並且完成協會所須南投縣13鄉鎮聯絡資料與郵寄名條建立、製作。

精神病理領域的服務,是個人志趣所在,我很開心能夠開始這一段新的服務里程,也希望接下來的服務期間,我們的互動對於協會、受服務者與我自己都能有所增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