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深夜,和某位兄弟聊的有點晚,聊到了最近彼此各自在生活當中遇到的狀況;在某個情境之下會出現「如坐針氈」的症狀,對於眼前所看的講議,耳中所聽的訓誨,會產生心理上的波動,不過又不能夠稱之為「扎心」,說「痛心」其實會比較精準一點。

在「天主教會公開信:憂心台灣社會異象」,當中有句話相當的顯眼,「再不發聲,社會將陷入更深危機」;其實心裡面想到的事情反倒是,自己的群體還要自外於社會多久;在大老們穿起白布鞋的時候,不知還有沒有想過這個社會上有哪些需要,在社群中的人們到底還存在著什麼願景?

太虛大師與紐曼主教都活在動盪年代的當中,兩者一後一前對於社會中的宗教與教育提出相當多的建言與反省,雖然還沒把手中這本資料給讀完,但是已經隱隱的看見有宗教信仰的知識份子在社會和自己的宗教社群中所扮演的角色。

該發聲了嗎?問題是我肚子裡面沒有墨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