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完成後,好漢們退回雪伍德森林,一夜未眠;多方考量而無緣與會的怪人,爬上紅毛埤畔的岩石,望著一潭被薰風吹皺的湖面,遙想那另一座山頭的修道院。
竟是鄉愁。




費歐娜,有「智慧聰明」,願意「據理力爭」的妳。

這一篇文章中,要交待成為一個「支持者」前後的經過;歷史的脈絡與閱讀的進程,包括手邊正在進行的活動。

2005/06/04當時身著戎裝名列於行伍,在柳營之外的網路世界,一場筆戰正沉默的進行著;這場戰事牽動了被刻意深埋在我心中的身份認同,那是我存在於社群時的「護身」同時也是「枷鎖」,一路走來不斷欲意脫離那樣的保護,同時掙脫罩於生命週圍的綑綁。當時的綠營對我而言,反倒是個安息之所。

差不多同一時間,coelho從線上傳來黃曉玲的《破繭而出》,因為自己忙於駐地專精,休假時昏睡的時間居多,並且論文理論部份的文字敘述,對於不諳專有名詞的我而言,是相當具有門檻性的,因此並沒有讀完。

2005/08/28基地中換下迷彩制服的前一週,在以琳書房遇見雅歌出版的《另類紅顏》,不知在什麼原因之下,被我從架上取下,又帶進了營房中;聖經中的壞女孩,陪我渡過最後那段與一群迷彩漢子,一同打雜的時光,飲盡迷彩苦杯中的最後一滴瓊漿。

2005/09/06回教育系統復職,透過行政體系的運作,被指派成為「喜信童軍團」發展重點班級當中,唯一的非童軍團人員,也開啟了我與「喜信童軍團」臺面底下的爭端。討論的過程中,coelho讓我闖進了《夏山學校》,同時我也找回李雅卿的《乖孩子的傷,最重》。

2005/10/04進科技公司,試著想讓自己望情於數位殿堂,暫時忘卻過去的想望;不料,透過first的指點得以《見樹又見林》;爭扎數月,在飲下85度C的熱巧克力牛奶之後,決定真實的面對自己與未來。

2006/3/20嘗試以新的視角來閱讀《路得記》,並且撰寫在團契讀經時第一章所需用的文件;團契聚會當天,引發爭議,若非茶館主人抱病,或許仍可戰至三更鑼鳴,五更雞啼。

2006/03/30交出手中的專案原型,離開公司正式踏上旅程;挖出盧悅文的《叫一聲娘字怎堪?》和前一本論文合訂成冊,列入閱讀計畫。同時也拿給父母親閱讀。

2006/04/22「地久天長」事件的前一天,母親因為之前夏山學校和兩本論文的影響,自行在迦密出版社書展時,挑選了陳文珊的《非非反叛》,當然閱讀時間較多的我,得以有機會先一步看完。

2006/05/01把前述兩論文讀完,並書寫心得,於五日後釋出嘗試性的請求,目前正在等候消息;但願能夠幫這些角色,爭取到一些些為自己發聲的機會,或者,帶來一點點的影響。

2006/05/21團契讀經的進度路得記第三章,當天討論的過程中,丟出了「拿俄米為什麼不自己去追波阿斯?」的傻問題;為了避免被驅逐出境,暫時沒有把「腳上被」的推論給提出來,其實我自己也還在求證中。引用某篇文章的話說《路得記》是一個有很多隙縫的故事。

某位「收割大將」家中念教育的女兒,上次有機會見面時,試著向他引介自主學習與人本教育的概念;傳一本Viktor E. Frankl的《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給正在不知道念心理學系到底能夠做什麼的學妹,大膽的問她想不想走精神分析路線。我家么妹,也讀了日光書房中不少典藏,又幫我從學校圖書館帶回李雅卿的《成長戰爭》和《種籽手記》。

至於我,一個喜歡在潭畔的岩上,浸於西下斜陽餘暉中的牛角麵包怪人,遠望那在山頭上的修道院,似乎聽聞鐘樓與鐘聲,緩緩地響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