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2《猶大福音》第一次重播,和傳道約好晚上要找他一起電影欣賞。前天晚上,被資訊股負責人點名,隔天一早,得去教會陪他監督會堂內音響工程的進行。按照約定的時間,我抵達教會,帶著電影觀賞前的閱讀資料「玄智與救贖:從《拿格哈瑪帝經卷》論諾斯底教派」。

等候不多時,負責人夫人先出現了,帶著她家裡那聰明的寶貝兒子;三歲多的小男生,看見人就笑,他大概沒想過他的笑臉有多大的魅力吧。負責人來了一陣子,直到約定的時間,還不見工匠的影子,他只得為他的工作先行離開。

工匠延遲了約一個小時才出現,學姐手邊又忙著整理下一季的宣道股資料,於是她身邊的小男生,開始注意起在另一頭正在看書,看起來比較有可能陪他耍寶的我。從母親的身邊轉向我,從「阿伯」開始稱呼起,見我沒反應,再換成「叔叔」,看我繼續低頭看書,又改稱「哥哥」,當我抬起頭問他找我什麼事,他馬上換成叔叔或是阿伯來叫人;這種刺激和反應的活動,持續好一陣子。

接著他開始移動腳步,慢慢的走向我身邊,開始關心我正在做什麼事情了,拿起放在桌面上的書籤,玩起刷卡的遊戲;從手邊的詩歌集開始刷起,一直刷到我手中的書本。過程中,會堂內工匠,使用工具所發出的不同聲音,常常引起他的注意力,尋問那是什麼聲音,或者問起工具的名稱,這也讓我沒辦法專心的看書。

更甚者,他會把我攤開的書給闔上,希望我可以專心的陪他玩。看他刷書的力道越來越強勁,把書闔上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並且這次的閱讀已經算是複習,考慮幾秒,還還是陪他一陣子吧。簡單的為什麼,和一點都不高深的對話,就這樣展開了;有時指著在空地上隨著氣流飄動的種子,轉移他的注意,或者讓他去追追那些貼近地面的種子。

他還會拉著我的手,要求我要帶他去看工匠阿伯在做什麼,明明他十分害怕器械所發出的響聲,他還是想一探那根本看不出所以然的工程;這還包括著他要去走那條用陽光照出來的路,得陪他在天井裡面曬太陽,繞了半刻我們才回到桌子旁邊。

學姐說,他會不會愛上你了;我說,喔,放心好了,等等要回家的時候,一定還是會找爸爸媽媽。

其實我比較怕我愛上他,雖然我真得很怕他使用沾滿巧克力的雙手,指染在我身邊的文本資料。不過看著他小小的身影,想像著他的未來,心裡面知道他比起這本書的價值還要貴重。或許,我把夢想的一部份,早已投射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會希望有一天,他能夠平起平坐地和我溝通,或是能夠勇敢的批判我的不是。

他是父母親的骨肉,也是群體生命的延續者。在電影欣賞之前,我遇見無忌的童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s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