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學校裡的活動宣傳
「人本森林育活動員培訓 第34期招生」
http://www.wretch.cc/blog/hef2006&article_id=10024915
目前分類:青青校樹 (154)
- Mar 30 Sun 2008 13:26
Ode to the West Wind(西風頌)
- Mar 29 Sat 2008 22:47
學校社工?
在準備研究法報告資料,撈新聞的時候,遇到似曾相似的網誌
在牆隅碰到彼得‧潘
http://www.wretch.cc/blog/asura0311
- Mar 29 Sat 2008 22:26
家庭與國中青少年生活適應--有些國中生 連姓名都不會寫
有些國中生 連姓名都不會寫
【聯合報╱記者林玉文/頭份報導】
2008.03.29 04:54 am
- Mar 29 Sat 2008 20:42
公益服務中隱含的權力關係的胡言亂語
正當為研究法報告苦惱的時候,逛到班板上面,看到助教發表的文章中有那麼一段話:「我想身為(準)社會工作(者的)我們更應該要去看到隱藏的權力關係,才會避免自己居然不知不覺的運用了以上對下的態度,但又把它包裝成『服務』的形式。」
這讓我腦中突然閃過Michel Foucault這個名字,以及他所說:「權力無所不在」(可惜我和他一點都不熟)。我想這個現象不僅僅出現在「服務者—受服者」之間,也同時存在於接受社會工作教育體制當中的「學校—老師」以及「老師—學生」之間。在某位老師的課堂上,與師長的對話過程中,我清楚的感受到所謂「資訊、知識與權力」的不對等情形。我相信那時候老師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權力位置,並且也正在運用體制所付與的權力(當然,我所指的這位老師並不列在兩位班導師之中)。社會工作人員不能夠對受服者使用上對下的態度,但是,社會工作的學者們,就能夠這樣對待自己的學生嗎?
- Sep 29 Sat 2007 20:33
別再鎖上門(Don't lock it !)
別再鎖上門(Don’t lock it !)
—《黑暗之囚(Prisoner of darkness)》觀後心得
壹、寫在開頭
- Jul 03 Tue 2007 10:48
檳榔‧西施‧文化
「檳榔文化」最近又上媒體了。前幾天中午吃飯時聽到記者說:「檳榔文化是台灣很重要的文化!」小愣了一下,我一直覺得這是個很特殊、很特別的少數人的次文化,但是至於它的重要性,我倒是沒仔細想過。
考試將近,正在復習社會學,真希望這次考試不要出現「檳榔文化」的申論題,然後要考生用功能論、衝突論、符號互動論、女性主義觀點,來討論檳榔與檳榔西施。再加考個什麼叫次文化、什麼又是文化差異。
- Jun 20 Wed 2007 20:39
烤
- Jun 13 Wed 2007 21:48
斜坡理論
昨晚睡覺的時候收到一封問我什麼是「斜坡理論」的簡訊,今天下午在課堂上才知道原來是學弟正在整理社會心理學隨堂考的考卷。
我記得那次上課中聽老師提「斜坡理論」時心裡面一片狐疑,還以為倫理學的東西怎麼跑到社會心理學裡面了。
後來找了資料才知道,原來「斜坡理論」可能在不同場何指的是不同的事情,呵。
婚姻斜坡 Marriage Gradient
- May 18 Fri 2007 17:52
英語學習世界的傳奇
在google輸入 《旋元佑文法》保證能夠跑出一大堆令人撐目咭舌的結果,yahoo拍賣、露天拍賣,該書和作者的另一本《字源字典(字源大挪移)》可以用天價來形容。
分別在兩個圖書館借到了《字源大挪移》其中一個圖書館的書還附了四片朗讀CD。翻了幾頁覺得還蠻有趣的,如果早知道可以這樣背單字,學起來應該不會那麼痛苦了。
坊間還是有最近才出版的字根、字首、字尾這一類的英文單字書。只是,不知道差異性是不是真得有那麼大,大家擠破頭就是要買旋老大的書。
- Mar 27 Tue 2007 08:48
真實‧假象
- Feb 20 Tue 2007 00:22
逐夢人
除夕那天的中午,用餐過後我遇到了你,你告訴我不久之前已經向公司提出辭呈,打算離開留滯數年的資訊領域。雖然同事與老闆多方的慰留,不過我似乎覺得你的態度已經相當的堅定。
聊天時,我想起那陣子我們在辦公室相處的情境。有時我拉著椅子到你位子旁向你請教電路佈局;偶爾兩個人翻著課本,由我幫你解釋電路學原理。你是半路出家的工程師,我是剛入門的新手。
- Jan 19 Fri 2007 16:46
夭夭山與謝江源—在社工星球外環繞的慧星對於社會現象的幾聲囈語
夭夭山與謝江源—寫在黎小弟沉睡之後
題解:
「夭夭山」=113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保護專線;
「謝江源」=社工員的閩南語諧音。
- Dec 29 Fri 2006 12:06
專業倫理、家庭、性、愛
《浪潮王子The Prince Of Tides》電影海報
http://app.atmovies.com.tw/photo/photo.cfm?action=poster&film_id=fPatm0874474
關心孩子的情緒 解決家庭的秘密
http://vita.fju.edu.tw/vita1/archives/003632.html
- Dec 13 Wed 2006 16:07
腦袋裡的漿糊
中午離開學校前,坳某人的學生證借書。在櫃台的時被擋駕,只好請學生證的主人來解救。在此公開的感謝某人挺身相助。借到了這本書,花一點點的時間把不長的內容給看過。「精采」兩字,似乎還不足以形容我看書過程中的心情起伏。不過總是有一種錯覺,我到底是在看「宗教文集」,還是在看「社工哲學」的書呢?腦中一堆東西通通糊在一起了。
今天課堂上使用表格來介紹「社會工作價值、知識、與技巧」。雖然之前就知道要念的書還不少,不過,再次看過表格以後,下巴還是差點掉到椅子上。天啊!要如何才能把那麼多東西塞到腦子裡面?像我現在這種不管收錄什麼知識,通通變成「漿糊」的狀況,要消化這些「理論與實務」(而且大部份是陳述性知識),至少要好幾年吧。(腦皮質和海馬迴這個時候就要爭氣一點了!!)
這就是砍掉重練的下場嗎?
- Dec 08 Fri 2006 10:25
修女的翅膀
愛心送聖心 - 用愛打造「敏道家園」關懷弱勢家庭
20061207晚餐。新聞正播著藝人大麻案和中華隊奪冠的消息。盛著熱湯回坐位的途中,瞥見一張報紙,上頭有一則新聞,又再度啟動記憶回溯指標,提取被封存在人物資料夾的檔案。
「聖心教養院」好眼熟的關鍵字。在開刀除去病灶之前,曾經接到某一個邀請,有一場耶誕前的慈善音樂會將在聖心安養院舉開。團長是一位本篤會來台多年的外籍老神父,帶著他悉心調教的社區樂團成員,在中南部區巡迴演出。那時我病重,不能前往致意,也錯失認識老神父的機會。